寒气入体会怎样?通常情况下,寒气会阻碍阳气的运行,让人各种堵,从而产生各种“痛”,所谓“不通则痛”,一般说的都是寒症。相对于湿气,寒气虽然表现得更“痛”,但是没有湿气那么顽固,只要找对方法还是很容易祛除的。所谓“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”,间接上就说明了寒气相对容易祛除的特点。
寒气入体,最先侵入到我们的头部,在夏天,吹空调多了最直接的症状就是头疼头晕。同样是在夏天,大汗淋漓的从室外进入到空调房,寒气极容易从张开的毛孔中侵入到人体,这些寒气会导致毛孔的闭塞,人体排汗就收到了限制,于是总感觉自己怕冷,心口也觉得闷得慌。
上面说到的寒算是表面意义上的寒,这种情况使用针灸和刮痧基本上就能过将寒气排出,但是更深层的寒就不能再使用这两种方法了,比如说侵入肌肉、关节的寒,就需要用艾灸的方法来解决了。
深层的寒都会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呢?
寒气会让气血运行滞缓或者阻隔,因而导致我们的背部与大腿的赘肉增多;当寒气与湿气结合的时候不仅会导致我们的背部老感到“凉凉”,还会产生腰酸背痛的情况。听得最多的寒症怕是关节痛了,遇到寒气的时候疼痛感会加剧,这是寒气阻碍气血运行的典型症状。
这种深层的寒就是中医中所说的“药之不到,针之不及,必灸之”,就需要用艾灸的方法来驱寒。调节寒性体质的话,艾灸的穴位包括:阿是穴(疼痛处)、中脘穴、神阙穴、关元穴,成人艾灸的时间一般不要低于1个小时,小孩子不要超过1个小时。
膝盖部位的疼痛,一般就围绕着膝盖旁边的几个穴位进行,如犊鼻穴、膝阳关穴、内膝眼穴、阴陵泉等穴位,如果有其他的附带症状,就需要额外进行配穴了。其它部位的疼痛,大致也是遵循这个思路,因为疼痛多因不通导致,将疼痛的部位灸通了,自然也就不疼了。
如果我们觉得艾灸的方法产生效果的周期太慢,就可以和一些辅助的方法一块进行,比如敷上药包进行驱寒,或者进行泡脚。“病生于筋,治之以熨引”,采用热敷的方式治疗寒痛是《黄帝内经》极力推荐的方式,不过药包里装的成份比较复杂,不太便于操作。
推荐大家使用泡脚的方式来配合艾灸,在艾灸泡脚20-35分钟,泡脚时可以加一些艾叶、生姜等放在水中,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气;如果是关节疼痛的话,需要加一些艾叶和干姜。
这几种方法都不麻烦,但都需要坚持下去,即使一个周期内寒症消失了,也要继续保持,因为体质偏寒或者生活环境未改,你被寒气二次入侵的可能性依旧很大,还是需要注意防范的。
夏天是外界寒气最少的季节,也是祛除寒气最佳的湿气,此时人体的阳气最盛,关节内寒气是最虚弱的时候,我们应该抓住这个祛病的最佳时期,将寒气及时的排出体内。